947人看过
正文
在中欧贸易额突破8000亿欧元的背景下,罗新国际推出“海运快线+中欧班列”的三维方案,重新定义亚欧物流时效与成本的平衡点。从上海港出发的集装箱货物,通过美森快船11天抵达洛杉矶,再经铁路中转至芝加哥,最后由冷藏卡车分拨至全美各地,总成本较纯空运降低40%,时效较传统海运缩短15天。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该方案,将欧洲工厂的补货周期从30天压缩至18天,成功进入大众供应链体系。
针对欧洲内陆城市的配送需求,罗新的“末端毛细血管网络”展现优势。货物抵达杜伊斯堡后,可通过罗新自营的中欧卡车专线,快速送达慕尼黑、维也纳等城市。某家具品牌通过该服务,将欧洲市场的订单处理时效压缩至2天,复购率提升25%。这种“干线运输+本地落地”的模式,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黄金方案”。
在特殊货物运输领域,罗新的“多式联运+合规设计”能力突出。为某化工企业运输UN1263涂料时,采用“海运至汉堡-铁路至布拉格-卡车至维也纳”的分段方案,全程使用符合ADR标准的罐体集装箱,通过GPS实时监控温度、压力等参数。抵达后由本地代理快速完成REACH认证审核,确保货物安全通过欧盟环保审查。
更值得关注的是罗新的双向物流能力。从欧洲工厂提货到中国客户仓库的进口服务,罗新同样提供全程托管。某科研机构从瑞士采购精密仪器时,罗新团队协调DHL上门取件,通过汉莎航空直飞上海,配合本地清关团队快速完成免税手续,为客户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从莱茵河畔的精密仪器到波罗的海的风电设备,罗新国际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打通了亚欧大陆的“任督二脉”。当其他企业还在为欧洲物流的复杂性头疼时,罗新已将服务覆盖至欧洲95%的主要城市,成为中欧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