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工程设备跨境运输:罗新国际如何突破超规货物的物流壁垒

发布时间2025-07-31 18:15:07
发布源:罗新国际

537人看过

正文

在全球基建与能源项目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风电叶片、轧机等超大超重型设备的跨境运输需求日益增长。这类货物往往面临“路线受限、装卸困难、合规复杂”的多重挑战,而罗新国际凭借“方案定制+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已成功完成超千票复杂设备运输,成为工程企业出海的可靠伙伴。  

 

针对超大件的工程设备,罗新采用“模块化拆解+分段运输”方案。某工程企业的设备,被拆解为12个模块,通过“上海—新加坡”海运专线运输主体部件,同时安排“广州—吉隆坡”空运专线运输精密传感器。在新加坡港,罗新协调500吨级浮吊完成卸船,再用特种平板车经马来西亚陆路转运至泰国工地,全程耗时28天,比客户预期提前5天,且运输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超常规货物的运输则考验路线规划能力。某新能源企业的超常规货物需从中国运至澳大利亚,罗新团队提前规划路线,最终选择海运方案:采用特制的运输架固定货物,船舶甲板预留足够空间避免碰撞,确保运输安全。

 

在合规性方面,罗新的经验尤为宝贵。某钢铁企业出口欧洲的设备,因涉及两用物项需办理出口许可证,罗新的关务团队协助客户准备技术参数文件,与海关、商务部多次沟通,最终在15天内完成审批,确保货物按时出运。针对欧盟对超限货物的“提前72小时申报”要求,罗新欧洲代理提前向沿途各国公路管理部门提交运输计划,获得特许通行权,使设备顺利穿越阿尔卑斯山脉。  

 

为应对突发状况,罗新建立全球工程设备应急网络。当某批出口非洲的矿山机械在吉布提港遇港口罢工滞留时,本地代理立即协调临时仓储,组织人工卸货并重新加固,罢工结束后24小时内恢复运输,未对项目工期造成影响。这种“前端精细规划+后端快速响应”的模式,让复杂设备运输从“高风险”变为“可掌控”,也使罗新成为工程设备运输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超常规货物的物流壁垒下,罗新国际通过“量体裁衣”的方案设计与全球化资源调度,持续破解超规货物的运输难题,为全球基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搭建起坚实的物流桥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