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人看过
正文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作为新疆举足轻重的空中门户与交通枢纽,其诞生与发展历程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当地独特的地名渊源紧密相连,背后的故事值得深入探寻。
●地名由来
追溯到乾隆年间,乌鲁木齐市北郊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居民为解决居住难题,因地制宜挖掘地窝子居住。地窝子属于半地穴式建筑,先在地面向下挖出一定深度的坑,再于坑的四周用土坯或砖石垒砌,顶部覆盖树枝、茅草等材料,形成简易住所。这种居住方式巧妙适应自然环境,还能节省建筑成本。后来,清军为加强防御,在这片地窝子聚集区域周围修筑堡垒与信号台,“地窝堡”这个名字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这片区域独特的历史印记。从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角度看,地窝子是地窝堡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原点,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痕迹,是这片土地早期生活形态的见证者,为地窝堡机场所处之地赋予了最初的文化底色。
●机场建设及命名
20世纪30年代初,在乌鲁木齐市东北郊那片被称作地窝堡的戈壁荒滩上,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仅通过简单碾压地面,建成了迪化机场的雏形。尽管机场建设和运营与地窝子本身没有实际操作上的关联,但它们同属一地,从历史文化脉络而言,是这片土地不同发展阶段的体现。
1939年,迪化机场设立中苏民用航空站,并成为中苏民用航空总站,承担起中苏两国间的民用航空运输任务,有力促进了两国的交流合作。1955年1月1日,迪化机场更名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中苏航空站撤销,中国民用航空站设立,机场开始融入国内民航体系。
1971年7月12日,机场扩建工程启动,旨在提升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随着扩建完成,机场规模和设施大幅改善,更名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国际”二字标志着机场迈向更高标准,加强了与国际航空市场的连接,开启全新发展篇章。地窝堡机场作为这片土地在现代交通领域发展的成果,与地窝子所代表的早期历史共同融入了地窝堡的地域文化记忆,展现出这片土地从过去到现代的巨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