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人看过
正文
什么免堆期?
英文为Free Demurrage,这里的“堆”指的是堆放集装箱的场所,包括内陆堆场(多指铁路等国际陆港)和码头堆场(海运港口堆场),或者海关监管堆场和非监管的普通堆场等。
通俗点理解,就是指集装箱在码头堆场或内陆堆场允许免费堆存的时间。当超过免堆期,就会产生“滞港费”,有时也叫“堆存费”。这个期限一般情况下是7天,当然也有一些港口或堆场是3天左右,具体要看港口或堆场的规定。
什么是免箱期?
英文为Free Detention,这里的“箱”指的是集装箱,通俗点理解就是指在集装箱进出口业务中,集装箱可以免费使用的期限。
当超过免箱期,就会产生“滞箱费”。这个期限在海运里一般是7天,不过也可以在起运港申请延长免箱期,要看具体船公司和航线。如果公司货量大,和船公司有合约,也会有能申请到14-20天免箱期的情况。
但有一点要注意,免箱期不单单是指收货人在目的地完成清关后,从堆场提重柜后到还空柜时之间的时间。如果货物到了目的地不立刻清关,长时间在堆场存放。虽然没有提柜,也会被收滞箱费的。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做的成都到波兰马拉的蓄能柜,用的蓉欧平台箱子,它就有约定:自到达境外堆场起7天内仍未提箱,自第8天起至提箱日按照20美金/天/40尺收取。自提箱之日起,需在7天内将蓄能箱还至指定堆场。自第8天起至第15天按照31美元/天收取滞箱费…依次阶梯增加。
另外,从箱子所属来看免箱期和滞箱费,大致分为两大类:
(1)船公司、铁路平台提供的集装箱。这种一般都会对免箱期和滞箱费有明文规定的,当然不同船公司或铁路平台的收费标准可能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产生的滞箱费则是由船公司或铁路平台收取。
(2)货主自备箱。即货主自己购买或向第三方租用集装箱,不使用船公司或铁路平台提供的集装箱。这里也要分情况看待:如果是货主自己购买的集装箱,那自然没有超期和滞箱费的说法,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如果是向第三方租箱公司租用的集装箱,一般会设一个自国内提空箱之日起到国外将空箱还到指定堆场为止的这么一个期限,只要不超就没有所谓的滞箱费。举个例子,我从第三方租箱公司租了一个从上海堆场放箱到莫斯科还箱的集装箱,箱子使用期限是60天。那么,自我派车到上海指定堆场提走这个空的集装箱开始计算,到我在国外把这个集装箱卸空后归还到莫斯科指定堆场为止,我的箱子使用期是60天,在这60天内我把集装箱还了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滞箱费,反之超过了,我们就要向租箱公司支付滞箱费。
需要申请延长期限的情况
海运出口货物在抵达目的港后,往往都很难快速提走,毕竟清关等一系列手续都是需要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目的港港口离实际卸货地很远。在海运、空运、铁路等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中,基本都是到一些常去的基本港。像海运的基本港都是在沿海地区,如果有些客户在较远的内陆地区,那他往返的运输时间可能不够,就会产生额外的滞箱费等异常费用。
2.目的港清关慢。每个国家清关政策不同,其清关效率以及需要的手续材料可能也不同,稍有差池都会耽误清关的时间,产生异常费用。
3.疫情灾害问题。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各港口都曾因大量工人不能工作,致使港区操作一片混乱,进而影响清关卸货等速度。
4.货量大、船期不稳导致塞港。运输旺季期间,由于出口需求量猛增,爆仓以及船期不稳,导致船只经常集中到港,而目的港码头工人紧缺,提柜等待时间延长,也会导致异常费用产生。
如何避免滞箱费和堆存费?
1.提前备好清关资料。各种货物所需单证不同,在出口前将相应的文件准备齐全,确保货物质量及产品的合规性。
2.合理规划货物运输。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需提前向物流商咨询相关政策和指导,合理安排装港、卸港及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及时抵达目的地,降低或规避产生滞箱费与滞港费风险。
3.了解船司或铁路平台政策。提前了解船司或铁路平台的免箱期、免堆期等要求和收费标准,如果目的港清关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就提前向船公司申请延长免箱期等。
4.选择可靠的物流商。选择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行业资质的物流公司,确保货物的顺利运输以及减少潜在风险。